三季度以来,光伏玻璃成为光伏全产业链供给最为告急、价格涨幅最大的细分环节,短短四个月内价格翻番。
“光伏玻璃价格从7、8月一路走高,目前3.2mm镀膜玻璃主流大单的价格为42元/平方米,小单价格高达48元-50元/平方米“,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王帅对界面新闻表示,已达历史峰值。
对当前
光伏发电行业而言,玻璃产能缺口到底有多大?
国内某头部组件企业供应链部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进行了估算:目前国内组件年产能约210 GW,推算出月产能约17.5 GW,光伏玻璃月产能仅为14 GW,每月存在3.5 GW的供给缺口。
“考虑到年末抢装潮,四季度的玻璃缺口应远大于此。”
按照华创证券预计,今年四季度光伏新增装机约20 GW,迎来历史最旺单季。
国内另一组件龙头企业高管对界面新闻表示,头部企业有长单保障,因玻璃供应问题延迟订单的情况不多,主要损失是成本急剧增加。但二三线组件企业会因缺少玻璃导致停产,出现违约交付。
上述高管介绍,组件大厂基本均与光伏玻璃厂签有长单供应,但锁量不锁价。“组件具有期货性质,大厂要继续执行原有订单,需承受现阶段玻璃大幅涨价带来的利润侵蚀”。
随着光伏主产业链成本持续下降,以辅材为主的封装成本,正逐步成为光伏组件成本的主体。
据CPIA等行业机构统计,目前组件封装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已接近50%。其中,玻璃在组件封装成本占比为20%,是占比最高的光伏辅材。去年,这一占比仅为6%-7%。
王帅认为,玻璃价格自三季度来连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影响萎缩的需求,自5月中旬开始集中释放,但玻璃产线比较稳定,新增产能建设周期长,导致了短期的供不应求。
光伏发电行业近年来内部的技术风向变化,也是玻璃短缺的间接催化因素。
晶科科技(601778.SH)投资者关系总监宋昊对界面新闻分析称,目前光伏组件产品线多样化,市场上存在158.75mm、182mm、210mm等多种尺寸规格,这导致玻璃出现结构化短缺。晶科科技是国内光伏电站头部开发商之一。
此外,双玻组件市占率的快速提升,也促使玻璃用量大幅增长。
光伏组件呈三明治结构,即把串联起来的电池片用封装材料进行封装。“常规的单玻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结构为‘玻璃+胶+电池片+胶+背板材料’,双玻组件则是把背板给换成了玻璃。”宋昊介绍称。
双玻组件为双面组件的主流类型。双面组件使用双面电池,将传统背板替换为光伏玻璃或透明背板, 利用背面发电增加效益,具有度电成本优势。因此,双面组件已成为当下高效组件封装的主流方式之一。
据业内估算,今年双玻组件市占率已达30%,较去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预计三年内市占率有望超过60%。
除需求端因素外,光伏玻璃供给端的产能爬升,也因疫情受到拖累。
中国是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产国,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5%以上。信义光能(00968.HK)、福莱特(06865.HK/610865.SH)分别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的光伏玻璃厂商,两者市占率之和超过一半。
根据各公司公告及卓创资讯统计数据,今年国内光伏玻璃预计增加名义产能6900吨/日。其中,信义光能约占58%,福莱特约占 29%。
中银证券指出,由于前期疫情影响,今年光伏玻璃部分新建产能建设进度慢于预期,预计全年投产计划低于预期,有效产出有望增加约60万-80万吨。
近期,南玻集团、旗滨集团分别宣布拟投建4800吨/日、1200吨/日的光伏玻璃产能用于
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但投产时间将在2021年底至2022年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