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能源主管部门领导公开发言,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装机规模9705万千瓦)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的基地项目正在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组织第三批基地项目,建设新疆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上游可再生能源基地、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几字湾可再生能源基地、松辽可再生能源基地、冀北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中下游绿色能源廊道可再生能源基地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相关领导强调,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大型风光电基地已经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将全力推动、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以沙漠、戈壁、荒漠为基地作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对此,有设计院专家提出,我国光照资源最好的地区,除西藏外,其他绝大部分位于三北地区。特别是西北,一方面是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另一方面,具备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好、土地属性单一等多重优势。在上述地区建设光伏大基地,除了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外,还可以探索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修复、帮扶利民、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循环发展模式,提高新能源发电项目适应性和社会收益率,推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另一位曾参与西北地区光伏项目建设的业内人士强调,很多光伏项目不仅有发电的需求,还被赋予了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土地复合利用等责任。从地区分布看,大基地通常都位于新能源可用土地面积排名靠前的省份,但随着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这些地区可用于安装光伏的土地日益稀缺,土地租金不断攀升。因此,在项目开发阶段,就要从生态友好、成本可控的角度进行考量和设计,实现更高的综合收益。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开源、节流二者不可或缺。开源,就是提升单位面积土地的全生命周期发电量,获取更高的电费收入;节流,就是合理降低电站建设投资和后期运维投入,摊薄各项非技术成本。特别是光伏进入6.0时代后,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先进光伏企业通过采用大尺寸硅片、电池,将P型组件功率提升到600W以上,同时采用低开路电压设计,让更高组串功率、更低BOS成本成为现实。考虑到大基地项目通常为央国企投资,对收益率的要求相对严格,基于600W+超高功率组件的系统解决方案无疑让更多光伏项目具备经济性,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并不单是一家组件生产制造企业,还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他们可以完美覆盖沙漠、戈壁、荒山荒坡、采煤沉陷区、水面、滩涂等多种复杂场景,提供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最优解。
以西北沙漠地区的大基地项目为例。根据设计院专家的观点,沙漠环境意味着昼夜温差大、松软土质和流沙较多、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非常常见,且干旱缺水,光伏电站无论建设施工还是运维管理,都存在严峻挑战。“就拿强风沙来说,一方面,组件如果采用普通背板,寿命大打折扣,很可能无法达到25年预期,另一方面,光伏阵列外围的支架和组件容易破损,出现各种故障,沙子还有可能侵入电气设备内部,影响设备寿命,甚至给电站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确保产品与系统可靠性,天合光能对600W+组件边框、跟踪支架进行了加固,并采用多项专利技术,降低故障率。以支架为例,采用天合专利球形轴承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立柱弯曲、地势起伏、沉降、基础施工偏差可能带来的安装质量隐患,减小风沙卡住转轴的几率,非常适合沙漠地区。据测试,该技术不仅明显提升跟踪系统长期户外使用的性能稳定性,还能较传统圆柱形轴承系统提升15%的安装效率。
对于西北戈壁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除了大风(可能伴随沙砾),还要面对低温、雨雪冰雹等不利因素,可靠性要求大幅提升。为此,天合对自家产品进行了“一标五严”极限加严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35mm冰球撞击、-40℃极限低温、17级飓风还是2.8m不均匀雪载,都无法对产品性能造成重大损伤,组件外观完好、无隐裂,顺利通过绝缘、湿漏电等一系列测试。
随着光伏发电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各地开始要求新建电站按一定比例配置储能,以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对于沙漠、荒漠这样昼夜温差较大的严苛环境,常规电池的寿命往往大打折扣。天合经过反复实验,采用“一簇一散热”方案,每簇独立控温,内部均衡热管理,将集装箱内温差控制在8℃以内,确保电池寿命和可靠性。
这样的产品理所当然得到了电站投资企业的认可和支持。青海大柴旦100MW光伏电站业主——协合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地处德令哈市以西、海拔3400米的青藏高原荒漠地带,占地面积3250亩,海拔高、风沙大、温差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对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要求异常苛刻。经过严格评估和比对,他们最终选择了兼具更高发电量和更高可靠性的210至尊670W系列组件和3.5MWp大子阵方案,大幅减少土地租金、支架、变压器、交流线缆等BOS成本,从而实现更优LCOE。建成后,项目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约22万兆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将无人的荒漠变成光能绿洲。
在全球“碳中和”共识下,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成为最受欢迎的能源形式之一。对我国而言,通过建设风电光伏大型基地项目,可以把西北荒漠地区改造成绿洲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增加电力供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相信大基地会成为“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大型光伏项目的重要形式,也期待更多优秀企业、更多高效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在大基地建设中大放异彩,加速“碳中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