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光伏电站的“玩法”正越来越不一同,新的发展模式与新进入的投资商给国内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平价的契机也吸引了更多投资的目光。但同时,在光伏电站管理权限逐渐下放的大环境下,对于一些善用资源的个人与企业来说,更为游刃有余;但也有一些模式开始在这样的市场下“失效”。
一方面,光伏电站正处于实现平价的关键时期,在摆脱补贴拖欠之后,光伏电站作为一种投资资产,其良好的收益率以及优渥的现金流,正吸引了越来越多资金的投资者。这其中,不仅有以国家电投、华能、中广核、三峡新能源等传统光伏投资大户,以及以大唐、华电、中核汇能等新晋投资企业,还有若干产业基金也逐渐认可平价光伏的投资价值。
不断涌入的掘金者,给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光伏实现平价之后,其管理权限更多的下放至地方管理部门,在光伏电站的发展模式与优选投资企业方面,地方政府将拥有主导权限。
大基地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主导
大基地模式是光伏领跑计划的延续,但不同的是,光伏领跑计划的主导者是国家能源局,地方的选择权较少;但平价之后,这种管理权限更多的落到了地方主管部门。
辽宁阜新就是大基地模式的典型代表。阜新市是“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煤炭去产能政策的不断深入,阜新承担了辽宁省75%的煤炭去产能任务,由此减少税收规模17亿元,减少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涉及职工约为3.7万人。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阜新将目标瞄准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2018年阜新市组织筹备了光伏领跑者基地的申报事项,但因政策变化等原因,市发改委调整了发展方向,改为平价基地。
采用与光伏领跑者基地类似的管理模式,阜新此次光伏平价资源招标的推进由市发改委作为招标人,牵头开展平价上网项目的相关工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项目前期的审批流程,减少投资企业的非技术成本。
2019年阜新市500MW光伏平价基地正式启动,凭借良好的光照条件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数十家企业参与。最终,中广核新能源(80MW)、天合光能(100MW)、晶科电力(100MW)、正泰新能源(70MW)、三峡新能源(80MW)、阳光电源(70MW)拿下了阜新500MW资源项目的开发权。
另一方面,这种由政府同意规划招标的模式,一般也会赋予光伏电站一些其他的功能。例如,阜新这500MW平价基地要求以生态治理修复为出发点,通过整合的大量矿山闲置地、采煤沉陷区、排土场等闲置土地,采用“光伏+农业”、“光伏+土地治理”等模式,将农业、采煤区生态治理修复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模式下,当地政府更看重投资企业的实力,不仅是资金实力,更重要的是光伏电站投资的实操能力。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这不是面子工程,是需要投资商真金白银的投资建设,并且持续运维,来实现发展目标。
资源置换:以产业换投资
如前文所言,平价之后,光伏电站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了地方政府,虽然国家能源局的文件中反复强调禁止以产业投资换资源,但很显然,这在以后的发展模式中,很难避免。
2019年,某企业数次拿下了山西某地级市的多个光伏扶贫项目EPC,曾在业内引起颇大争议。后光伏們了解到,该企业承诺在当地投建2GW的相关项目。这样的情况可能在之后的光伏电站开发中颇为常见。
以今年进击光伏开发业务颇为迅猛的某头部组件企业为例,仅光伏們了解,其在陕西、山西、青海、云南等地已经有将近3GW的项目资源储备。
光伏們曾在《设计院系与民营光伏设备商的EPC之争:各有所长,却必须同台“斗艳”》一文中分析,以特变电工、阳光电源、隆基、正泰、晶科电力、阿特斯等为代表的民营光伏设备企业正大规模切入光伏电站EPC领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除了借助EPC施展其强大的项目开发能力之外,赚取利润之外,还可以借机“带货”。
不仅如此,随着产业链价格越来越低,设备板块的利润也被挤压的越来越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包括开发在内的总承包利润相对较高,这就给了设备企业以产业投资换开发资源的动力。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他们也更乐意通过这种方式招商引资,毕竟相比于光伏电站投资,建厂投产可以满足就业、税收、GDP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这样的模式并不可复制,除非企业一直不停的扩产建厂。另一方面,全国的光伏电站开发资源并不均等,这种模式只有在光伏电站的投资热门区域才有效果。
消纳包圆:特高压通道配套电源模式
特高压通道的建设,带给光伏行业重回西部的机会,低廉的土地租金、丰富的光照资源等都将给光伏平价上网提供了更为优渥的条件。
2019年青豫直流特高压通道配套项目首次招标给青海带来了3GW光伏+2GW风电项目,吸引了国内数十家投资企业参与。光伏們了解,后期还将有约3GW的光伏项目招标。
此外,报四川、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也通过特高压通道配套光伏的模式进行了相关规划,据不完全统计,特高压配套模式的光伏电站规模已经超过25GW。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光伏电站的主流模式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模式之下,送端与受端省级政府可能会对光伏规模的招标具有决定权。2019年青豫直流配套的新能源项目招标中,国家电投与其二级公司黄河水电共计拿下了2.4GW光伏、1.65GW风电,成为当之无愧的赢家。
拿下特高压配套新能源项目还有一种方式是,在送端拥有可供大规模调峰的火电机组。在上表中,陇东-山东的特高压便是由两地政府与华能共同推动的,因华能在陇东拥有庞大的火电机组,所以该条特高压配套的新能源项目,华能大概率会分走大半。在这样的模式下,国企/央企的优势是单纯的民营光伏企业无法比拟的。
除了上述模式之外,还有最为传统的光伏电站开发模式,依托各省的开发人员布局以及资源关系整合来获得光伏电站的开发权。这种传统模式下,借助于灵活的商业模式、资深的开发团队以及经验,民营光伏企业更具优势。但也有国家电投、中广核、三峡等电力央企集团,他们在光伏电站投资领域耕耘数年,已然具有非常成熟的开发经验。
总的来说,在光伏电站开发领域,随着管理权限下放以及模式趋于垄断,民营光伏企业的参与难度可能会越来越高。对于这些民营光伏企业来说,绑定央/国企联合开发,发挥自己的优势,或许是一举两得的选择。